以生為本 止于至善
WELCOME
當前位置: 首頁>>學院新聞>>正文
學院新聞

我院一流本科課程《英語國家概括》團隊成員參加主編圓桌論壇

作者:劉麗珍 發布時間:2021/12/13 09:12:24  來源:

 

為了推動《英國國家概況》團隊的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科研能力,特别是提升團隊成員在外語類核心期刊的論文發表水平,20211212日晚,《英國國家概況》團隊骨幹成員參加了中山大學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舉辦的線上“‘一帶一路’國家與地區當代中國文學的外譯傳播與接受研究”主編圓桌論壇。本次論壇旨在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區域化表達、全球化表達、分衆化表達,向世界展現真實、立體、全面的中國,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,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《中國翻譯》、《中國外語》、《外語教學》、《上海翻譯》、《外語學刊》、《解放軍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學報》、《當代外語研究》等外語A類期刊的主編們做紛紛發言,介紹了各自的期刊現狀與錄稿傾向。

《解放軍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學報》主編陳勇教授仔細介紹了審稿流程:一審7天,二審14天,三審7天和終審7天,終審後進入備用階段,錄用比例大約為201。同時,宣布《解放軍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學報》即将改名為《外語導刊》。

《上海翻譯》主編傅敬民教授認為目前來稿很多為傳統經典議題,大同小異,希望多有方法論創新等翻譯+的來稿,如語料庫研究+《紅樓夢》研究。倡導發掘讀者興趣點,開展跨學科研究。

《中國外語》主編黃國文教授側重學術探索與縱橫譯論文章,以縱橫譯論為例,《中國外語》每年發文量保持在15篇左右。今年也刊發了部分課程思政論文。要求論文方法新、視角新、結論新或理論新,努力使把《中國外語》期刊具有引領性。

《外語學刊》主編孫穎教授從兩個方面突顯了錄稿傾向:一是在特色方向,突顯傳播意識,注重理論傳統,助力我國翻譯研究理論和話語體系建構;二是在專業方向,強化專家-專題-團隊意識,關注時代變化和國家學術研究需求,提升學刊的影響力。最後孫教授發布了“全球視野下中國文學外譯研究”征稿通知,要求一萬兩千字以上,能保證終審後六個月内刊發。

《外語教學》主編王和平教授認為當前翻譯處于最好的時代,歡迎任何理論的跨學科創新論文投稿,同時,提出了翻譯人才培養建設問題,建議建立中外合作翻譯模式。不要急功近利,要久久為功。

《當代外語研究》主編楊楓教授歡迎一切賜稿。他認為外語研究從“我拿”到“我有”再到現在的“我給”或“我送”,經曆的是一個中國文學出海過程。他例舉《三體》外譯研究,倡導中國文學走出去。

《中國翻譯》主編楊平教授認同王和平教授關于得益于國家發展和社會需求,外語迎來了最好時代的論點。表示《中國翻譯》新增中國文學對外譯介欄目,特别關注當代文學對外譯介,倡導中外文化思想交流。

本次外語期刊主編圓桌會議開拓了《英國國家概況》團隊科研創新的視野,增強了大家有的放矢論文投稿的信心。團隊成員紛紛表示将迎難而上,認真撰稿、仔細打磨,争取在這些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發表跨文化交際與翻譯方向的論文,實現本團隊一流本科課程的高水平發展,為學科專業建設奉獻力量。

(審核:楊永和  陳亞瓊   王家義)

 

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