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外考研是一種對語言基本功的考核。首先,在聽說讀寫譯的各個方面,它需要考生沒有特别突出的短闆,要求考生在沒有字典的幫助下能做到限時寫作和翻譯,同時在寫作和翻譯的過程中兼顧語法和詞彙要求。在備考練習中可以問自己一下幾個小問題:寫出來或者翻出來的每句話是否準确流利;用詞是否貼切;語法和拼寫有沒有明顯錯誤;遇到陌生的詞彙會不會靈活處理;表達同樣的意思在不同的語境下會不會用同義詞、近義詞、同義表達進行靈活的替換;今天這次的練習有沒有超時;句式上是否靈活多變等等。其次,它更關注考察考生對英語這門語言和英美文化本身的感悟和理解。需要注意的是上外考研出題很靈活,套路和竅門較少,初試階段靠直接背誦記憶的題目和所占分數很少,所以‘臨陣磨槍式’的備考策略往往不适用。選擇上外,意味着長時間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。在備考的過程中,我也曾有過辛酸和彷徨的時刻,不過每次的練習帶來的收獲也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。下面我分前期、中期、後期幾個階段分享一些自己的備考思路,與大家共勉。
前期:收集資料,列出備考方案和書單。
1. 關注‘上外研招’官網、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,時刻關注最新的本專業招錄比和招生要求,盡早明确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和方向,這方面可以通過在網上收集相關專業的背景信息(專業設立時間、專業背景、師資隊伍、培養模式、報錄比、就業前景),比較不同院校同一專業的備考難度和有針對性地咨詢完成。我報考的是英語學院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英美文學方向。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裡分英美文學、翻譯學、口譯學、教學法、跨文化交際等等各個方向,具體招生要求每年都在變化,請自行查閱上外官網信息。初試題目整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是一樣的,複試按方向(英美文學卷包括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)分開出題,初試進複試按技術分在本專業排名,差額複試。
對報考上外口譯學稍微補充的一點是要提前考CATTI了解自己的水平。我認識的念這個方向的幾個同學在大學期間已經通過了二口和二筆,或者雅思總分7.5,單科7,這個方向競争有些激烈。
初試四門考試:英綜、翻譯、二外、政治
技術分的算法:英語綜合+翻譯按分數算,二外和政治算技術分的10%,單科(政治+二外)必須過國家線,否則沒法進複試,所以英語綜合和翻譯(每門150分)是備考的重點,但單科也不可以太過忽視。
2. 關注上外官方‘千研萬語’論壇,裡面有上外各個專業和方向曆屆考生的(成功+失敗)備考經驗分享和備考資源分享,我學習過一位前輩的做法,即把我認為有在幫助和相關性的帖子(英語語言文學專業下的各大方向貼都可以關注)都打印下來,整理成冊,整理出他們備考策略上的相似之處,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,列出一個大緻的備考思路,這個時候的思路也許還并不成熟,但後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逐步調整,有備無患。
3. 加入上外考研群(非官方,自行甄别信息),裡面可以收集到很多關于上外考研的資料和備考策略分析,加入到一個學習氛圍中,考研之路不會那麼孤單。
4. 可以在淘寶搜索‘上外考研真題’購買往年真題,價格稍貴,紙質版的是十多年前的真題,雖然材料有些老,但可以用來熟悉題型,特别是二外和英綜的真題,翻譯的話網上百度和論壇裡都有回憶貼,很全。個人感覺小作文方面資料很有幫助,它有提供真題的答案,考前突擊的時候這份資料可以用來掐時模考。
初試備考書籍在當當、亞馬遜、淘寶都能買到,可以比價再買。重點不是哪幾本書,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,用好手裡的資料,提升語言能力和基本功。
中期:輸入+階段性輸出(下面會講到很多練習,但不用陷入題海戰術中,每周保證練習強度即可,先輸入再練習,會減少挫敗感)
1. 詞彙方面,新東方或者如魚得水的專四、專八詞彙書要做到很熟練,可以拿小本子、便利貼把生詞抄下來,随時随地反複記憶,搭配短語一起記,把詞彙用成積極詞彙,在寫作和翻譯中要用得出來。GRE詞彙書陳琦編的《再要你命3000》背誦至少三遍,雖然有些不常用的背過就忘,但對應考很重要,這本書本身編的也很好。
2. 英語精讀能力。我精讀過張漢熙《高級英語》上、下冊(可以購買配套的解析搭配學習)和上外本科教材即李觀儀的《新編英語教程》4、5(不确定哪冊,我有些忘了),後面幾冊時間吃緊就沒有讀完。讀過的每篇文章我會用查字典(推薦下載深藍詞典、歐路詞典以後,下載朗文、牛津、韋氏詞庫)的方式把難詞和生詞都标記出來,寫在筆記本上。我會配合解析先分析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,吃透文本的大意,再關注它的遣詞造句。凡有讀到精辟和發人深省的語句,都摘錄下來,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,過些時日,再閱讀自己的讀書筆記。晨讀的時候,可以配合書提供的錄音,朗讀原文,提升口語表達能力。
3. 英語綜合很注重考察閱讀能力,我參加考試的那年有8篇(7篇專八+一篇GRE)難度的閱讀文章,分值很重,這個比例好像每年不一樣,所以專八、GRE都要準備。備考期間我閱讀過幾本報刊雜志的選編書(雙語,淘寶有賣),大四、大六、專四、專八曆年真題,基本都練過兩三遍。星火和華研的都有買過,因為有些同樣的題目答案不一樣的情況,尤其是閱讀。專八改錯,我練過沖擊波的改錯書,論壇很多人推薦沖擊波的專八練習材料。我的策略是先掐時練習,再分析總結,對錯題的分析和整理比練習本身更重要,筆記本是備考後期重要的複習資料。GRE閱讀可以買新東方的平行閱讀法, GRE閱讀練習書,GRE長難句解析,有些論壇上有免費資源分享,也可在微博上關注一些出國類的論壇上的免費資料,如‘尚友論壇’等等,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免費資源。個人感覺GRE閱讀考察邏輯思維能力、同義替換能力、正反思辨能力和短時間提取信息能力,需要閱讀GRE相關書籍和練習才能夠掌握應試技巧。因為備考英美文學,我也有閱讀學校發的《英美文學史》教材(兩遍),童明的《美國文學史》(做詳細筆記),搭配教材配套用書理解,以及師大的《英美詩歌選讀》,并在網上找詩歌解讀和翻譯,對照閱讀理解詩歌,一方面是整體提升自己對文學的感悟和水平,另一方面也為複試提前做了些準備。
4. 翻譯考察‘徒手’翻譯散文的能力,即考場上在沒有字典的幫助下,能夠将一篇英譯漢和一篇漢譯英進行(閱讀理解+斷句)+翻譯的能力。
我仔細學習過武峰《12天突破英漢翻譯》,北外莊繹傳《英漢翻譯簡明教程》,葉子南的《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》,以及劉士聰《英漢漢英美文翻譯與鑒賞》等等。幾本書閱讀下來,對翻譯技巧有一定的理解以後,我才開始動筆翻譯散文。我的練習書目包括CATTI三級筆譯的備考書目(大三我參加過三筆的考試),背過雙語版的政府工作報告,練習過《散文翻譯108篇》和張培基的散文翻譯書。太長的文章我沒有嘗試練習,但短的文章我有掐時練習翻譯,然後記下自己的薄弱點(詞彙、語法、句型、超時),在後期備考過程中不斷地彌補弱點。個人感覺翻譯練習的重點應該放在自我批改和總結,即每篇練習的文章在練習結束後,先通讀自己的文章,用紅筆圈出來錯誤(用詞、句意、拼寫、語法)的地方,然後對比譯文,思考譯文的精妙之處,通過查字典的方式把這個點弄清楚,再進行下一句的分析。按前輩們的思路,我準備了一疊白紙/白的筆記本(考試的時候答卷是白紙),掐時練習的時候直接在紙上翻譯,中間空格處留給自己批改。這樣的過程十分耗時,對體力和耐力都是一種磨砺和考驗,堅持下來,感覺受益匪淺。如果備考CATTI,可以在網上搜索關于CATTI、MTI的備考資料的公衆号和經驗貼,關注時政熱點翻譯,如China Daily的文章和雙語版政府工作報告,很有幫助。翻譯最重要的在規定時間内完成兩篇文章的翻譯,先通讀兩遍全文,看懂文章再下筆翻譯,不要有漏譯和很多明顯的錯誤(拼寫,語法,段落大意),平時練習就用白紙看自己的卷面。
二外和政治我都有報長沙新東方的培訓班,節省備考時間和精力。政治推薦肖秀榮的書,真題類和模考類,雖然他的書很厚重,不過他有不斷地更新,對考點的分析也十分貼切,最後四套的押題也比較準,他的書還配有視頻講解,很有幫助。之前有人推薦《風中勁草》,我也買來看了看。政治大題要多寫一點,把記得的點都寫上去,但也要平衡時間,避免答不完題的情況。二外法語我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學過《簡明法語教程》上冊,《新編法語語法》和學校發的法語教材《新公共法語》初、中、高級(上外也是用的這套書講二外),買過市面上的二外考研模拟試題和大學四級法語曆年真題,搭配淘寶買的上外曆年真題練習,我大四那年考過大學法語四級。法四過了以後研究生階段可以免修二外,所以可能沒有這麼難,準備程度看個人選擇。個人感覺弄清和記憶語法規則(時态+動詞變位)很重要。
後期:模考+總結+模考
備考後期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,這時候輸出會大于輸入。我的練習目标是把自己調整到一個較好的應試狀态,熟悉考試的節奏。事實證明這很有效,我對自己每道題的答題時間比較清楚,考試的時候不會出現做不完題的情況。我會按照考研的時間安排,按照真題的題型自己用手邊的資料搭配考試題目練習,騰出兩三天的時間,專門模考。按三小時英語綜合,三小時翻譯,三小時政治,三小時二外的流程,每周自行‘計時模考+批改+總結’。雖然這個過程挫敗感很強,但重點還是要放在查漏補缺上,做到有的放矢。這時候政治可以加緊背誦時政熱點,多做真題模考,大題不用全做,但選擇題還是可以多做些,尤其是多選容易失分。考前要整理錯題和筆記,熟悉的東西在考場上才能用的出來。這時候要穩定心态,注重飲食和營養,從容地應對接下來的考試。
寫作(重要):
小作文:記叙文。要加強描述類的詞彙積累,即分類别整理描述性的詞彙,這時候精讀文章做的筆記和翻譯時做的筆記都可以派上用場,之前買的真題附送的範文也很有幫助。
大作文:議論文。認真讀題(題目可能隻有一兩句話,全靠自己理解),我備考那年有聽說出現過有同學讀錯一個單詞,然後全文跑題的現象,很可惜。
文章應當觀點突出,有自己的見解,寫作的時候要寫出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和觀點,可采取議論文的模式:三、四段論,每段論點+論據支撐(名人事例;名句解讀;這時候閱讀報刊雜志的積累都可以用起來)。答題前可以在草稿紙上先列出幾大觀點(中英文皆可),再直接落筆成文。需要注意的是寫作思考和準備提綱的時間很短(10分鐘),考驗平時的基本功。因為它占的分值很重,所以基本推薦拿到試卷從寫作開始寫起,作文一定要寫完,否則英綜總分會大打折扣。可以先在答題紙上預留好空白,從後往前答題。這方面市面上SAT、GRE 、專八寫作很多備考寫作資料很有用,可以根據需要購買練習,論壇上有人說出過SAT題,不知道真假。我買過幾本,但感覺背範文收效甚微,寫作是一項基本功的檢驗,和平時的閱讀積累,即上文提到過的精讀練習是分不開的。不知道有沒有時間檢查,如果有,稍微看看自己的拼寫和語法(單複數,主謂一緻等),減少錯誤的失分率。
完形填詞在李觀儀的教材裡有練習,分值占比不大,但很難,正确率較低,時間吃緊的話,重點還是閱讀和寫作。
拿到初試成績後,既有開心也有不安。拿到初試成績,對比曆年分數線,确定進入複試以後,就趕緊訂酒店(考試期間很容易被訂滿,虹口校區挨着上海财經大學),我入住的是上外虹口校區(地鐵站是赤峰路)附近的錦江酒店,旁邊布丁酒店等等也很熱門,這幾個酒店離虹口校區走路很近,十多分鐘能到。
複試時間和專八考試挨得很近,專八考完的當天下午我就坐高鐵去上海了,所以提前準備複試是有必要的。這也回答了是不是專八優秀才能考上外的問題,專八結果畢竟幾個月以後才公布。
英美文學方向複試 (每年應該都有變化,多看論壇最新回憶貼)
分英美文學筆試(時間緊)+二外面試(比較快)+英美文學專業面試(占比高)。
筆試我在初試階段有準備過一些,後期買了官網推薦的書目,英文版的太貴了沒買,事實證明也不用。我還買了星火英美文學考研之類的書,比較方便記憶背誦。題型我有些忘記,好像有作家作品連線、名詞解釋、詩歌解讀、回答問題(小說解讀),考試要求對名家名作(海明威、費茲傑拉德)的基本常識很熟悉,較為小衆的(休斯)也略知一二,同時對新晉作家(獲獎的)有些了解,對知名小說解讀能随筆寫一些分析。這方面備考可以參考論壇曆年真題的回憶貼,十分有幫助。這門考試時間非常緊,而且是在中午(最容易犯困的時候)考試,拿到試卷一刻起就可以開始動筆了,來不及仔細想,一定要做完。
二外面試參考論壇回憶貼子的問題,大同小異,平時要自己模拟回答,準備好每個問題的答案,做到張口即來。在進出考場的時候要注意禮貌,入場後可以用二外和面試老師打招呼和道謝,拉近彼此距離感。我記得當時有兩個老師,一男一女,非常和藹可親,但語速較快,沒聽懂的地方可以(有禮貌地)要求重複。面試時不用透露自己的姓名,報考号即可。 候考的時候我有和鄰座的同學用法語互問互答,感覺還不錯。
專業面試是先統一在備考室候考,然後等叫到自己的時候去走廊上的凳子上等着,凳子上有一張紙,上面有面試題,沒有筆可以做筆記,走廊上一般隻有考生一個人和巡考員,我們那年面試題好像是一首葉芝的詩(我忘了具體哪首了,論壇同學裡好像有寫),等上一位考生出來以後不久就可以進去了。不知道諺語還會不會考,反正那年沒考。進去後坐到講台中間的小凳子上,面對七八個老師講自己對剛才那首詩的理解,我看着詩歌随興講了一些,不過之前看過的英美詩歌選讀和背過的文學史這時候派上了用場。然後老師會提一些問題,你最喜歡的小說是什麼?等等。每個人的問題都不一樣,所以稍微注意回答的長度和深度臨場發揮即可,不需要太緊張,老師們都面帶微笑。備考期間可以訓練自己的臨場口語表達能力和語音語調。需要注意的是出門的時候記得把面試題的紙留下,不要帶出考場,出門以後不可以再回到候考室,不能和其他同學交流,直接走出考場即可。
結語:備考是一場馬拉松,是對體力和耐力的考驗,在備考的過程中,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态,學會解壓和獨處,學習累了可以看看勵志的電影給自己加油鼓勁,如“風雨哈佛路”等;同時要注意營養的攝入,保證身體健康,因為腦力勞動需要體力支撐,所以建議每天保持較為規律的作息,少熬夜,注重學習效率,平衡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壓力。不管結果怎樣,備考過程都是自己人生的一段寶貴而難忘的經曆,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,能收獲幾個證書也是一種勝利。上外是一個值得大家付出和努力的理想院校,祝大家圓夢上外,圓夢SISU。